2024年,全球超過四十個國家將舉行重要大選,臺灣的大選已率先完成,順利落幕。但這次選舉所引發的國際關注程度乃是前所未見。民進黨的賴清德與蕭美琴搭檔勝出,擊敗了國民黨的侯友宜與趙少康,及民眾党的柯文哲與吳欣盈,充分展現了臺灣和平、成熟的民主機制。
在選前將近一年來,北京毫不掩飾對臺灣選舉的介入意圖,透過各種文攻武嚇的手段,包含軍事威脅、經濟施壓和認知作戰,試圖影響臺灣民意。美方對此高度關注,美國總統拜登在2023年11月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罕見地直接要求中方不得干預臺灣的民主進程。美國官方一再聲明,未來將與臺灣新政府密切合作,反對任何外力介入臺灣選舉,並重申華府保持中立原則,不支持任何特定政黨或候選人。在選前,美方已安排前副國務卿史坦柏格與前國家安全顧問海德利在選後訪台,釋放出關鍵訊號。
賴清德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在拜登政府下,繼續加強雙邊信任,確保溝通順暢,並深化雙方的價值夥伴關係。與此同時,北京是否會在國際關注下對臺灣施加進一步壓力,值得密切觀察。這不僅是對蔡英文政府的考驗,也是對新當選政府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及美台合作的挑戰。新政可能會派遣核心國安與外交團隊,前往華府進行更深入的意見交流。
回顧2020年1月選後,賴清德當選副總統後,曾由國安顧問蕭美琴陪同,前往華府參加祈禱早餐會,並與重要國會議員、智庫人士會晤,這個先例對新政府有一定參考價值。(注:2024年的祈禱早餐會定於2月1日舉行,媒體報導駐美代表俞大雷低調出席,但臺北方面並無重要政治人物參加。)
此外,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也已拉開序幕。臺北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應對11月5日選舉結果帶來的可能變化。無論是賀錦麗獲勝,還是川普重新崛起,都會對台美關係產生深遠影響。多項民調顯示,兩人對決的可能性極大,而雙方在內政、經濟、外交與國家安全的政策分歧,尤其是美中關係、俄烏戰爭、以哈衝突與中東局勢等一系列問題,均可能對印太安全、南海與台海局勢產生連鎖反應。臺北新政府必須戒慎觀察,冷靜判斷應對。